网友自建寻亲网 上万人无私付出 | ||
用“人肉搜索”带宝贝回家 | ||
都市女报记者 曲璇 实习生 王晓英 早上7点,年轻妈妈小程像往常一样打开了电脑,自从知道了宝贝回家网,她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登录这个网站。在新增的寻亲儿童和流浪儿照片里,寻找孩子浩浩的脸。 浩浩在济南长途汽车站走失已经快一年了,但小程从没有失去信心。她相信,依靠全国网友的力量,她的宝贝总有一天能够平安回家。 寻亲网挑战“超越谋杀的黑恶” 宝贝回家网的女站长张宝艳来自吉林通化,原在金融单位工作。几年前,她偶然间读到了一篇报告文学《超越谋杀的黑恶》,文章中描述的被拐儿童的不幸遭遇让身为母亲的她不寒而栗,从那以后,她开始关注寻亲群体。她发现家长寻找失踪孩子的方法大都是贴寻人启事,这些启事大部分贴上不久就被揭掉。还有些家长在寻人的过程中,见过不少被拐的孩子,这些孩子虽然不是他们的,却可能正是其他家长正在寻找的。没有网络,这些信息很难共享。 当时的很多寻亲网站都是商业性质的,找一个孩子一年要交五六百块钱的会员费,而且这些寻人网站只是把孩子的资料公开而已,没有主动的寻找工作。张宝艳决定和专业从事网络技术的丈夫一起做个寻亲网站,为家长提供一个免费的信息平台。2007年4月30日,宝贝回家网诞生了。不久,张宝艳辞去工作,专职管理网站的运作。网站是全公益性质,资金来源及运用都是透明操作,每笔捐赠及使用都在网站上公示,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。 人肉搜索的正面效应 经过近两年的运作,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加入了志愿寻亲的队伍。目前,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已达万名。其中山东志愿者千人左右,五十多个是济南人。志愿者的年龄从20岁到50岁,以年轻的爸爸妈妈居多。 张宝艳说,网络的力量是无穷的,前段时间引起争议的“人肉搜索”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友们的强大力量,如果把这种力量用在寻找失踪儿童上,值得提倡与推广。陕西安康的谢仙宾成功寻亲的过程,就完全得益于人肉搜索。 谢仙宾5岁时被人贩子拐卖到河南,只记得家在汉江边上,把爸爸叫“牙牙”,把斧头叫“响子”。网友们通过分析方言,断定孩子是陕西的。还把这些仅有的线索转发到各大网站、QQ群和论坛上。经过人传人,终于得知陕西安康谢家有个失踪的孩子符合这些特征。但那家丢失的孩子是老大,小谢却很肯定他家里还有哥哥姐姐。于是人肉搜索继续进行,最后被一个在深圳的打工者看到,又提供线索说小谢很可能是他家乡丢失的一个孩子。他所说的还是第一次联系到的安康谢家。原来小谢是因为年纪太小,把当时的玩伴记成了哥哥姐姐。终于,小谢圆了自己的回家之梦。这就是人肉搜索的正面效应。 一些志愿者的付出不亚于寻亲家长 成为志愿者的流程很简单,只要年满20周岁,有爱心,就可以在网站上注册成为志愿者或直接加入志愿者QQ群。除了宝贝回家网,网友们还成立了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。主要职能是为失踪儿童家长提供免费的寻人帮助,帮助走失、被拐、被遗弃儿童寻找亲人,帮助因各种原因流浪、乞讨、卖艺儿童回归正常生活。志愿者们有着各种分工,有的负责家长指导,例如帮助不会上网的家长发布信息,代他们登记、关注网上的消息;有的志愿者负责为家长制作失踪儿童DV、视频、电子相册;还有的负责宣传、协调、网站论坛管理等。 但整个网站几千份资料,能找到的毕竟是少数,大多数的时间,志愿者的付出是看不到回报的,面对那些伤心欲绝的家长,志愿者的安慰常常显得苍白无力;很多人加入后,却长时间找不到一个孩子。有的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,比如不少年轻的妈妈,初次看到网站的资料会哭,介入时间久了,还会对自己孩子的安全产生恐惧感。同时,这些善良的志愿者在劝导失踪儿童家长的时候,也同样分担着家长的痛苦。而那些分管具体事物的志愿者,由于工作量大,腰椎、颈椎都出现了问题,造成不少志愿者,最后在家人的强迫下,退出了志愿者队伍。 寻亲成功率为1.5% 目前,整个网站寻子资料与寻家资料加起来有3000多份,流浪儿童资料700多份,成功的案例只有40多例,仅占1.5%。张宝艳和骨干志愿者们每天都要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11点,没有休息日,连她家里的饭菜都很简单,经常买现成的吃。 尽管志愿者很多,但能直接参与到实际工作中的还是少数,所以,张宝艳坦言做得很累,甚至连睡个午觉都是奢望。她说,如果国家能有一个公共的寻亲平台,有一些专业人员来做这些事情,再加入专业的DNA、人脸识别系统软件等现代化手段,寻亲的效果会更好,他们目前的这种民间行为只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。 现在每天网站上都有新失踪孩子的消息,失踪的速度远远高于找到的速度,所以,应该把重点放在宣传和预防上。希望国家能从源头上解决拐卖儿童的问题。她说并不希望这个寻亲网站越做越大,反而希望早日能关掉这个让人伤心的平台。但在这些没有实现前,不管是技术还是人员方面,确实需要全社会更多人的共同参与和帮助。 那些亲子间的故事让人动容 ———“宝贝回家网”里的山东因素 寻亲是一件情感冲突很强的事情,它凝聚了爱意、思念、猜测和回忆。很多故事让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。 在泰安志愿者“山东大树”的帮助下,有个被卖到山东的孩子秋水,在湖北找到了他的疑似母亲薛妈妈。俗话说,母子连心,薛妈妈从第一眼见到秋水就认定这就是她的儿子。然而后来,DNA检验却证明他们不是亲人,当时的薛妈妈哭着冲出了屋子。晚上, 即将回乡的薜妈妈与秋水 一起来到张宝艳的房 间道别,她还是不相信 鉴定结果,拉着孩子 的手舍不得松开。看 着那位母亲执拗的 眼神,张宝艳感伤 了很久。但前几天 秋水通知网站,当 时的DNA结果出 错了,经过进一步核 实,他肯定就是薜妈
|
评论